這麼大的城市,竟然容不下這麼一家書店。
可是在台北,人們總是這麼文青,這裡也是最多各種咖啡廳的地方。相信在接下來的五十年,
台北人會繼續嘗試成為更文青的城市,不過,已經沒有政大書城。
這一次,我真的很感嘆,平常的時候,我們不懂珍惜,沒有給它足夠的養份。
到了今天它要離我們而去了,才突然間民眾領悟了它的重要性。
這100多公尺的人龍,彷彿在是在哀悼政大書城的死。
有趣的是,翻遍所有的新聞,大部份都認為,政大書店之死,是因為「虛擬書店」的擠壓。
所謂虛擬書店是指什麼呢?當然就是博客來為首的「書店殺手集團」。
不過,不,不是這樣的。
仔細看看,首先,那幾間仍佇立在那些城市精華地段的誠品書店,就是最大的諷刺。
沒錯,誠品賺錢是來自於多角化經營,而非來自於書,然而誠品的確賣得比政大書城還貴,是事實。
另外,更大的諷刺是來自於台北街頭巷尾愈來愈多的文青型的咖啡廳、早午餐店。
舒適的大空間,大概有政大書城這麼大,只要擺上幾本書,再加上一個盤子裡面點綴幾個食物就賣了250元的餐
(天啊剛好是一本書的價錢),可以店店都客滿。
台北人,是非常文青的,而且台北人,是買得起的。
那麼,為什麼來自台北政大的政大書城,卻只能在台北以外的地方生存?
因為,台北人已經付不起「內容」。台北的文青,只付得起「表面」。
打扮得漂漂亮亮的,去逛了一圈誠品,買了當期雜誌和精美的文具,就稱自己為文青了。
如果這些文青真的喜歡「書」,那麼,政大書城是不會倒的,一定還會有足夠的人去購買。
重慶南路的商務印書館徒留一塊招牌掛在新開的旅館門口、經營30年的金石堂忠孝店熄燈打烊、
來台灣11年的Page One 101店、到今天的政大書城。
文青風越吹越盛,倒下的書店們也越來越多,何其諷刺。
2016 03 15 、掰掰、政大書城。
咖啡與書,多麼標準的文青配備。招牌的倒影,完美的結合。
擁擠的書店,專注的人群,因為即將謝幕的搶購人潮,下一次又是哪間書店?
留言列表